华体会(中国)官方网站-欢迎来到华体会hth.com欢迎你

美媒调侃,本·西蒙斯偷走1.77亿美元,他才是NBA历史抢断王!

电竞报道 19℃ 0

在职业体育的华体会网站世界里,合同与表现之间的巨大落差永远是最辛辣的讽刺素材,本·西蒙斯——这位布鲁克林篮网队的全明星后卫,再次成为美国体育媒体集体调侃的焦点,ESPN著名脱口秀节目《First Take》的主持人斯蒂芬·A.史密斯在节目中毫不留情地抛出了华体会一个观点:“如果我们谈论的是从球队口袋里‘抢走’金钱,那本·西蒙斯才是NBA当之无愧的历史抢断王!他悄无声息地从76人和篮网那里‘偷’走了整整1.77亿美元!”

这番尖锐的评论迅速引爆了社交媒体,并引发了关于职业体育中顶薪合同、球员职业道德以及球迷期望的广泛讨论,西蒙斯的案例,已然超越了一个普通球员的状态起伏,成为一个关于天赋、心理、财富与责任的复杂叙事。

巨额投资与惨淡回报:一笔“世纪抢劫”的明细账

要理解媒体为何如此毒舌,我们必须回顾一下本·西蒙斯那笔著名的“5年1.77亿美元”的顶薪合同。

这份合同于2019年夏天与费城76人队签署,在当时看来,这是一笔毫无悬念的投资,西蒙斯是2016年的状元秀,尽管因伤缺席了整个新秀赛季,但他在之后的2017-18赛季强势归来,毫无争议地摘得年度最佳新秀奖杯,他拥有勒布朗·詹姆斯般的全能身手,2米08的身高却打着控卫,防守端可以从一号位防到五号位,传球视野开阔,快攻推进无人能挡,他是76人“过程”(The Process)Trust的核心成果之一,与乔尔·恩比德一起被视作球队复兴的基石。

这份合同的执行过程却成了一部荒诞的戏剧,问题的核心在于西蒙斯那始终拒绝开发的跳投能力,在当今这个三分球盛行的时代,一名外线核心完全没有远距离威胁,甚至惧怕在比赛中出手投篮,这成了76人队在季后赛中屡次折戟的致命短板,2021年东部半决赛对阵老鹰的第七场,西蒙斯在篮下空位却选择传球的画面,成为了他76人生涯的终极缩影,也彻底撕裂了他与球队、球迷之间的关系。

随后便是2021-22赛季的闹剧:西蒙斯以“心理健康”为由拒绝为76人出战,同时仍照领薪水,76人队不得不将他交易至布鲁克林篮网队,换来了詹姆斯·哈登,这笔交易被媒体戏称为“垃圾合同互换”,但至少哈登还为76人出战了比赛。

转投篮网后,西蒙斯的“抢劫”行为似乎进入了新阶段,在篮网的两个多赛季里,他因背部伤病和各种其他问题,出勤率低得可怜,自2022年以来,他总共只参加了不到50场比赛,却从篮网队领走了超过6000万美元的薪水,换算下来,他每打一场比赛,收入超过120万美元;每得一分,收入超过10万美元,这种投入产出比,在NBA历史上都堪称“史诗级”的糟糕。

斯蒂芬·A.史密斯在节目中就算了一笔账:“迈克尔·乔丹的抢断总数是历史第三,但他为此打了1072场常规赛,约翰·斯托克顿是历史第一,他打了1504场,而本·西蒙斯呢?他只用‘不出场’这一招,就‘抢断’了1.77亿!他的效率才是史上第一!”

美媒调侃,本·西蒙斯偷走1.77亿美元,他才是NBA历史抢断王!

超越篮球:心理、身体与职业道德的多重谜题

西蒙斯的情况为何如此令人沮丧?因为它不仅仅是一个“球员打不好球”那么简单的问题,它触及了现代职业体育中几个最敏感的神经。

心理健康与职业责任的模糊边界 西蒙斯是最早一批公开将“心理健康”作为缺席比赛主要理由的顶级球星之一,这开创了一个重要的先例,也让公众对此议题的态度变得复杂,职业运动员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他们的心理健康理应得到重视和保护,但另一方面,当一位年轻健康的亿万富翁反复以此为由长期缺席,而球迷和球队看到的却是他在休赛期驾驶豪车、享受派对的画面时,很难不让人产生质疑:这是否成了逃避职业责任的一个完美借口?这种模糊性让批评者束手束脚,却也加深了人们的不信任感。

慢性伤病管理的困境 西蒙斯的背部伤势是真实存在的,他接受了手术,并进行着漫长的康复过程,但NBA历史上不乏带着各种伤病坚持出战的硬汉传奇,阿伦·艾弗森浑身是伤,却几乎打满了整个职业生涯;科比·跟腱断裂后,依然坚持罚完球再下场,我们不应鼓励带伤作战,但西蒙斯极其谨慎甚至是消极的康复态度,与他巨额合同所应承载的期望形成了巨大反差,这让人不禁疑问:他的求战欲望究竟还剩多少?

天赋的巨大浪费 这才是最让篮球纯粹主义者痛心的地方,本·西蒙斯拥有历史级别的身体天赋和篮球智商,即便他不会投篮,他本也可以通过防守、组织、空切和篮板,成为一名常年入选全明星和最佳防守阵容的球员,他本可以成为像“魔术师”约翰逊或鲍里斯·迪奥那样的异类天才,但他似乎主动选择了一条更轻松的道路,放任自己的天赋白白流逝,这种对天赋的“挥霍”,在球迷和评论员看来,是一种对篮球运动的“背叛”。

媒体的角色:调侃背后的严肃追问

美媒的“调侃”并非简单的落井下石,在娱乐化表达的背后,是他们对NBA联盟生态的严肃追问。

超级顶薪合同的风险 被无限放大,西蒙斯的案例将成为未来球队经理们在谈判合同时反复研究的反面教材,如何将合同与球员的出勤率、表现指标更紧密地绑定?如何规避这种“钱得了,怕什事”的风险?这可能会推动NBA劳资协议的下一次改革。

它揭示了现代球星权力的失衡,球队在交易来巨星后往往处于被动地位,一旦球员出现消极怠工的情况,球队几乎毫无办法,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巨额资产变成负资产,西蒙斯通过“罢赛”成功迫使76人交易自己,无疑给其他球员树立了一个危险的先例。

媒体的调侃也是一种舆论监督,它让球员的职业道德和表现始终暴露在公众视野之下,形成一种压力,提醒着所有球员:你们获得的巨额财富,来自于球迷的支持和球队的投资,与之对应的是沉甸甸的责任。

美媒调侃,本·西蒙斯偷走1.77亿美元,他才是NBA历史抢断王!

未来的路:救赎还是沉沦?

本·西蒙斯仍与篮网有最后一年的合同,下赛季,他将进入真正的“合同年”,这是球员拼命打出表现以求下一份合同的时期,对于西蒙斯而言,这是他职业生涯最后,也可能是最好的救赎机会。

他能否健康地打满一个赛季?他能否克服心理障碍,至少尝试在比赛中出手远投?他能否重新展现出最佳防守阵容级别的统治力?所有这些问号,都等待着他用行动来回答。

如果他能做到,那么今天的种种调侃和批评,将会成为一段“浪子回头”的励志故事的注脚,如果他继续徘徊在伤病名单和场外花边新闻中,历史抢断王”的戏谑称号将不再是一个玩笑,而会成为他职业生涯最准确、也最可悲的墓志铭。

本·西蒙斯的故事,是一面多棱镜,折射出金钱、天赋、责任、心理健康和公众期望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它远不止于篮球,它是一个关于现代职业运动员生存状态的寓言,所有人都想知道这个寓言的结局:他最终偷走的,是俱乐部的金钱,还是他自己本应无比辉煌的未来?答案,只在他自己手中。